


2022年12月ABS樹脂進出口數據統計
? ? ?2022年12月中國進口ABS樹脂總計約11.93萬噸,進口量環比增加5.71%,同比下降12.24%。進口均價1476.51美元/噸。累計進口量137.3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1.73%。(總量包含稅則號39033010進口量20353.003噸;稅則號39033090進口量98913.230噸。)
? ? ?2022年12月中國出口ABS樹脂約0.77萬噸,出口均價2393.63美元/噸。出口量環比下降0.09%,同比增加33.16%。累計出口量8.0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0.23%。
(來源:卓創資訊2023-01-28)

260項科技創新成果獲行業表彰
? ? ? ? 1月9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及專利獎授獎名單公布,260項科技成果、85項發明專利、4個科研團隊和一批為行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獲得表彰。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楊為民、清華大學教授駱廣生獲得趙永鎬科技創新獎。楊為民教授聚焦烷基苯和芳香腈生產中的綠色低碳關鍵問題,研發出烷基苯和系列芳香腈綠色低碳生產技術,在海內外52家企業獲得應用,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極大提升了我國烷基苯和芳香腈產業的競爭力。駱廣生教授是我國微化工領域學術帶頭人,他帶領研究團隊探索出了我國獨特的微化工技術路線,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微化工設備萬噸級規模的產業化應用,為我國化學工程領域革命性新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60項獲獎成果中,技術發明獎39項,科技進步獎221項。此外,西南石油大學朱紅鈞等13位同志榮獲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水驅開發注采井筒控制裝備與應用創新團隊等4個團隊獲頒創新團隊獎;脫醇型硅酮密封膠及其制備方法等14項專利獲評發明專利金獎;一種生物柴油的生產裝置及生產方法等71項專利獲評發明專利優秀獎。
獲獎項目中,由中石油完成的天然氣驅油與地下儲氣庫協同建設理論技術創新與工業化項目成為2022年科技進步特等獎的唯一獲得者。據介紹,地下儲氣庫建設是我國“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的關鍵一環,我國在儲氣庫類型上急需新的突破,而利用水驅油藏建設地下儲氣庫在全球還沒有先例。中石油研究團隊歷經10余年攻關與試驗,開辟了驅油協同建庫的先河。在該項目成果的支撐下,我國形成了東北、華北和西北三大油藏型儲氣庫群,建成庫容101億立方米,中心井組原油采收率達到70%以上。2019~2021年,項目成果累計增油119.96萬噸,儲氣庫采氣96.11億立方米,新增產值32.25億元,新增利稅25.43億元。
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等10個項目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全釩液流電池項目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大連融科儲能公司等合作完成,項目團隊原創性地開發出全釩液流電池離子傳導膜、電極雙極板、電解質溶液等關鍵材料,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發明和創新成果。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3-01-11)?

2022-2023年EPS年度數據解讀
作為偏終端的塑料產品,EPS行業民營企業、國營企業、臺資企業均有布局。從產品生命周期角度看,目前EPS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市場成長速度減緩,供應過剩的局面暫難改觀。2022年,新裝置投產,競爭壓力增大,整體產品關注度偏高。
行業產能利用率下降
2018-2022年中國EPS產能利用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2018-2021年在產量增加的趨勢下,EPS產能利用率也在提升。2022年中國EPS行業產能利用率較2021年下降7.52個百分點,需求紅利轉弱、利潤水平收縮等因素均在影響企業生產積極性。隨著后期新產能的陸續投料釋能,中國EPS供應過剩格局暫難改變,但需求增速或將無法有效匹配,產能利用率或將難有大幅提升。
行業毛利潤收窄
自2021年以來,隨著新投產的陸續上馬投產,行業供應增加,利潤開始逐步回落,直至2022年行業平均毛利潤繼續收窄。2022年1月1日-12月26日中國EPS行業平均毛利潤約358元/噸,較2021年縮窄57.08%,近五年平均增長率為3.87%。EPS行業下半年利潤情況不及上半年,新產能釋放后競爭壓力加大、需求不及預期以及成本端壓力等因素均發揮些許效力。2023年EPS行業仍有新產能計劃上馬投料,在供需增量不匹配的情況下,EPS行業利潤或將繼續承壓。
出口量明顯增加
2018-2022年中國EPS年度出口量呈現先降后增的趨勢,預計近五年復合增長率在1.7%。其中2021年在海運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下,總出口量在15.5萬噸,為近五年低點。2022年受國內需求增速放緩、外圍市場價格居高以及國外部分區域需求量增加等因素影響,預計總出口量約在28萬噸,較2021年同比增加80.65%。從2022年月度出口量來看,2月份由于春節假期前后供應量收縮明顯,出口量居于全年低點。3月份,隨著節后復工,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出口量開始逐漸攀升。2023年隨著國內供應過剩格局的延續,企業或將繼續積極尋求出口之路。
進口量持續下降
隨著國內供應能力不斷提升,2018-2022年中國EPS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在再生料進口減少、國內貨源階段性供應偏緊、石墨料EPS需求提升等因素作用下,2018年進口量為9.16萬噸,同比2017年增加176.74%,為近五年最高。2022年預計進口量為1.7萬噸,同比減少42.95%。2023年隨著國內供應能力的持續提升,進口市場或難有明顯起色。
2023年,中國EPS市場大勢或呈現前高后低的趨勢行情。春節后下游需求將逐步回溫,整體采購力度的提升,但新投產也將陸續跟進。三四季度,隨著季節性需求由旺季轉入淡季,市場或將面臨走弱風險。整體市場預計將繼續緊隨成本、基本面及宏觀環境變化而波動。2023年中國EPS產能將繼續增加,但需求端暫無搶眼亮色,或難以完全同步匹配,供需博弈下價格亦將承壓,年均價或將低于2022年。

1—11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下降6.9%
? ? 國家統計局12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7179.6億元,同比下降3.6%。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3倍,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6.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74.9%。
? ? 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049.7億元,同比增長0.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412.0億元,下降2.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378.5億元,下降7.8%;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636.9億元,下降7.9%。
? ? 數據顯示,1—11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5132.3億元,同比增長51.4%;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7714.2億元,下降13.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333.1億元,增長26.1%。
? ? 1—11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個行業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3867.8億元,同比增長1.13倍;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9594.5億元,同比增長4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總額6936.8億元,下降6.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利潤總額711.3億元,下降74.9%。
? ? 數據顯示,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3.96萬億元,同比增長6.7%;發生營業成本105.12萬億元,增長8.0%;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23%,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
? ? 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56.07萬億元,同比增長8.6%;負債合計88.78萬億元,增長9.0%;所有者權益合計67.28萬億元,增長8.0%;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